科士达 (002518.SZ)

今开: 最高: 成交量:

昨收: 最低: 成交额:

+ 收藏

公司介绍(科士达)

证券代码 002518.SZ
机构名称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Shenzhen Kstar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上市日期 2010-12-07
公司简介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证券简称:科士达,证券代码:002518。科士达集团员工数4200多人,集团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南山,在深圳光明、深圳观澜、广东惠州、江西宜丰、越南海防、福建霞浦、江苏无锡均建有工业园。科士达深耕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等领域,匠心经营29载,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全能方案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产品、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产品、储能系统产品、电动汽车充电产品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一体化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公司坚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思路,以“客户为本、匠心为质”的市场品牌定位,始终坚持行业深耕,建立了行业领先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网络平台、产品研发平台及智能化供应链生产管理平台。旗下设立的子公司有广东科士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毅科达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士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士达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科士达(香港)有限公司、东莞市煜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科士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士达光伏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售电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集成有限公司、江西长新金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等12家,孙公司科士达(越南)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科士达为全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及全方位的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科士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士达光伏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售电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集成有限公司、江西长新金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等12家,孙公司科士达(越南)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科士达为全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及全方位的服务。2022年科士达实现营业总收入440,068.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84%;实现营业利润79,921.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41%。2022年度,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421.26万元,同比增长1.55%,保持着较为平稳发展态势。公司以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以“直销+渠道”相结合方式,针对不同市场,实施不同的营销战略。市场方面,在深耕传统优势行业的同时竭力突破5G通信电源、边缘计算、预置化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市场,持续跟进东数西算项目落地,寻求新的合作方向,并着重布局高端中大功率UPS市场,进一步提升扩大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凭借着产品的高可靠性、技术的行业领先性及科士达的品牌效应,实现在各行业及领域市场的持续深耕、重点突破。2022年度,公司新能源光伏及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685.79万元,同比增长465.06%,业务呈现出高增长性。在业务发展中,基于产品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更高系统效率、更低系统成本、高安全可靠性、光储融合、主动支撑电网等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光储充系统、调峰调频系统、箱逆变一体化集成及1500V大功率逆变器产品等细分市场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基于渠道建设方面,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团队扩建、加快海内外渠道完善,设立海外分公司及办事处,以紧抓新能源产业全球市场发展契机。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00.20万元,同比增长33.20%。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系列齐全,主要包括:充电模块、一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壁挂式直流快速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监控系统等。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具有模块化设计、高智能化、高利用率、高防护性、高安全性、高适应性等优势,搭载智能充电系统、配电系统、储能系统、监控系统、安防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使用,同时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服务。科士达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IECQQC080000、ISO/IEC17025等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TUV认证、欧洲CE认证、美国UL认证、EnergyStar认证、澳洲SAA认证、CQC认证、节能认证、金太阳认证、中国效率认证、国家电网低电压穿越认证、泰尔认证、韩国KS认证、意大利ENEL、英国G98、法国BV认证等多项国内外产品质量/安规认证,是业内认证非常齐全的全线产品供应商之一。2022年公司持续参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关设备集采执行,公司相关核心产品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客户成功选型入围。公司成功交付实施华章数据、攀西大数据、华安证券、工总行、中行总行等IDC数据中心项目。此外还参与包括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保障项目,南昌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及续建项目弱电智能化工程项目等。公司在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工商业/户用分布式光伏及储能都取得显著成绩,与国家电网、中核集团、国能集团、中石化、正泰安能等关键客户开展项目合作。公司户储系统产品定位于中高端细分市场,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海外电力安装商、户用光伏和储能运营商等客户深入合作,迅速占领市场。充电桩产品业务持续深耕传统能源、城投交投、交通运输、充电运营商、车企等行业领域,参与中国石化、中国铁塔、中国普天、南方电网、国家电网、无锡市政、长沙交投、徐州交控、溆浦城投、营口交运、沈阳安运、信阳公交、长安汽车等项目。1、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优势科士达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研发方向,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坚持自主创新,逐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产品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核心优势。与此同时,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依托公司的技术中心组建的广东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企业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公司的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在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多位电力电子领域学科带头专家共同组建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并以公司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在公司多位专业工程师构成的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研发水平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并实现了公司产品全面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局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国际国内专利授权337件,并累计参与95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起草或修订。公司精密空调专用焓差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审查,并取得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评定合格证书,三大系列精密空调产品已取得节能认证。2、营销网络优势公司采用“大渠道+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的销售模式,依托遍布全球的客户网,持续强化核心渠道建设,支持有实力的客户做大做强,与科士达共同成长壮大。同时,针对行业客户属性,加强售前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团队的人员配比;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差异化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最终使得技术能力+售后服务驱动的销售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国际营销,公司将持续完善海外分支机构和营销网,不断加强本土化的销售、服务团队建设,截至目前,
主营产品 专注于数据中心(IDC)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网络能源供应服务
所属国家 China 中国
成立日期 1993-03-17
营业执照号 914403007271508191
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资本(元) 586876094
法人代表 刘程宇
实际控制人 刘玲,刘程宇
最终控制人 刘玲,刘程宇
实际控制人变更 20101025 刘程宇,刘玲
职工总数 3818
总经理 刘程宇
董事会秘书 范涛
董秘电话 0755-86168479
省份 广东
城市 深圳市
区县 南山区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区科技中二路软件园1栋4楼401、402室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区科技中二路软件园1栋4楼401、402室
办公邮政编码 518057
公司电话 0755-86168479
公司传真 0755-86168482
公司邮箱 stock@kstar.com.cn
公司网址 www.kstar.com.cn
信息披露人 范涛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兰滔、李建航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不含限制项目);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空调制冷设备的安装、维修和保养;自有物业租赁;设备租赁(不含融资租赁);蓄电池销售(不含限制项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UPS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EPS应急电源、太阳能逆变器、太阳能控制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直流开关电源及整流器、动环监控、热交换器、变频器PLC可编程控制器、电子产品、防雷产品、五金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计算机外围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动力配电设备、一体化计算机机房设备(不含限制项目)的生产、经营及相关技术咨询(以上生产项目另行申办营业执照及生产场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
证监会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