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股 (香港上市企业)

共找到 40 个股票,以下是1-40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公司名称 注册地 上市日期 成立日期 董事长 注册资本 员工人数 公司简介
1 00753.HK 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4-12-15 2006-03-27 宋志勇 14,524,815,185 CNY 46485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国航股份在北京正式成立。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国航的企业标识由一只艺术化的凤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及英文“AIRCHINA”构成。“凤凰”是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为百鸟之王。国航标志是凤凰,集中体现在“中国红凤凰体VIP”上。标志颜色为中国传统的大红,造型以简洁舞动的线条展现凤凰姿态,同时又是英文“VIP”(尊贵客人)的艺术变形。“凤凰者,仁鸟也”,“见则天下宁”,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撷英咀华,志存高远。国航推崇的凤凰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传递吉祥,引领群伦,超越自我”。国航愿景是“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使命是“安全第一,四心服务,稳健发展,成就员工,履行责任”,价值观是“人本,担当,进取,乐享飞行”,品牌定位是“专业信赖,国际品质,中国风范”。国航是中国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以及世界领先的航空联盟——星空联盟成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航空客运合作伙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具有国内航空公司的品牌价值(世界品牌实验室2020年8月评测为1865.19亿元),在航空客运、货运及相关服务诸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航承担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专机任务,也承担许多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国内的专包机任务,这是国航独有的国家载旗航的尊贵地位。国航总部设在北京,辖有西南、浙江、重庆、天津、上海、湖北、贵州、西藏和温州分公司,以及华南基地等。国航主要控股子公司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含昆明航空有限公司)、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国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汕头实业发展公司等;合营公司主要有北京集安航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等;另外,中国国航参股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等,且为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曾为国航控股、现中翼公司旗下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于1980年5月1日在北京成立,是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后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航(含控股公司)共拥有以波音、空中客车为主的各型飞机707架,平均机龄7.74年;经营客运航线已达674条,通过与星空联盟成员等航空公司的合作,将服务进一步拓展到195个国家(地区)的1300个目的地。国航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放心、顺心、舒心、动心的“四心”服务,拥有中国历史最长的常旅客计划——“国航知音”,又通过整合控股、参股公司多品牌常旅客会员,统一纳入“凤凰知音”品牌,截至2020年12月,凤凰知音会员已达6817.66万人。国航在中国民航推出了以“平躺式座椅”和“全流程尊贵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中远程国际航线两舱服务,为旅客提供尊贵、舒适、便捷的出行空间和全程服务。国航坚持以客户导向来创新服务,陆续推出“飞行管家”、“国航无线”等系列产品。国航具有很强的国内国际联程运输能力和销售网络,拥有广泛的高品质客户群体,已经成为众多中国政府机构及公司商务客户首选的航空公司。国航拥有一支业务技术精湛、作风严谨、服务良好的飞行员和乘务员队伍。飞行队伍曾获得“国际民航组织荣誉奖章”、“全国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安全飞行标兵单位”等诸多荣誉,创造了堪称世界一流的安全飞行纪录,成功进行极地飞行,在飞行难度举世公认、曾经被国际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的成都—拉萨航线上创造了安全飞行56年(1965年开始)的奇迹,2008年又成功实现夜航。空中乘务队伍显示了国际化水准,日籍、韩籍、德籍、俄籍、泰籍、意籍乘务员陆续加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是旅客在蓝天上最好的朋友。他们持续推进让旅客“放心、顺心、舒心、动心”的“四心服务”工程,服务品质一直受到广大旅客的赞赏。国航的飞机拥有专业化、规范化的技术保障。2015年6月,原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与原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全新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新Ameco”),总部设在北京,下辖北京基地、华北航线中心、成都分公司、西南航线中心四个事业部,十七个运行和管理支持部门,以及重庆、杭州、天津、呼和浩特
2 01099.HK 国药控股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9-09-23 2003-01-08 于清明 3,120,656,191 CNY 113234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在上海成立,2009年9月在香港上市(01099.HK)。旗下包含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股份,600511.SH)、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一致,000028.SZ)两家A股上市公司,共有千余家分子公司。现已成为中国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龙头分销商和零售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在国药集团、公司董事会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国药控股始终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创新驱动、整合发展。2014年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混改试点企业,走出了一条联合重组、资本运营、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的发展之路。国药控股在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中位列第22位。分销网络在19个省排名第一,在7个省排名前三;零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257个地级市。
3 03898.HK 时代电气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6-12-20 2005-09-26 李东林 1,416,236,912 CNY 7733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气)是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其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创立于1959年。中车时代电气扎根株洲,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201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中车时代电气秉承“双高双效”高速牵引管理模式,坚持“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围绕技术与市场,形成了“基础器件+装置与系统+整机与工程”的完整产业链结构,产业涉及高铁、机车、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大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通用变频器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装备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50多年来,中车时代电气肩负振兴高端装备产业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被誉为列车“心脏”和“大脑”的牵引传动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持续领跑国内轨道交通电气系统市场。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中车时代电气成为了一家在通信与信息技术、车载控制诊断技术、变流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测控技术、工程机械电气控制技术、深海装备技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导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百余项,拥有多个“国字号”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中心,锤炼了一支以院士为核心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中车时代电气先后成立了多家海外公司和海外研发中心,产品批量出口到了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体系、营销网络、售后服务网络,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核心高端装备企业。
4 01211.HK 比亚迪股份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2-07-31 1995-02-10 王传福 2,911,142,855 CNY 41870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比亚迪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比亚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营业额和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5 00914.HK 海螺水泥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997-10-21 1997-09-01 杨军 5,299,302,579 CNY 46714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1日,1997年10月21日在香港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水泥行业境外上市的先河。公司主要从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能持续增长,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区域不断扩大。公司先后建成了铜陵、英德、池州、枞阳、芜湖5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熟料基地,并在安徽芜湖、铜陵和广东阳春兴建了4条12000吨生产线。海螺水泥产品质量卓越,享誉全国,并远销海外;下属14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省内基地和十四个区域,横跨华东、华南和西部18个省、市、自治区和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形成了集团化管理和国际化、区域化运作的经营管理新格局,成就了“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誉。公司生产线全部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具有产量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环境保护好等特点。公司在华东、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优质石灰石矿山资源,含碱度低,碳酸钙含量高,为生产高品质低碱水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公司生产全部采用新型干法旋窑工艺技术,装备先进,实现了从矿石开采到码头装运的全程自动化控制,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和监控;依靠完备的铁路、公路及水路运输系统,形成了专业化生产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海螺”牌高等级水泥和商品熟料为公司的主导产品。“CONCH”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长期、广泛应用于举世瞩目的标志性工程,如:京沪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浦东国际机场等工程。同时,产品出口美国、欧洲、非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螺水泥以先进的工艺、卓越的品质、优质的服务、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及强大的生产保供能力,辅以专家级的技术支持,不断实现至高品质、至诚服务的经营宗旨。本着“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的经营理念,依托雄厚的实力,公司成为国内能够全部提供抗硫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和道路水泥等特种水泥的供应商。精心开发的核电水泥低热升温幅度极小,抗收缩变形极微,是专用于核电工程的高品质水泥产品;无磁水泥适用于精密仪器、导航定位系统及其它对电磁、地磁干扰要求较小的建筑物施工;按照美国标准生产的熟料和美标Ⅱ水泥和Ⅳ水泥,出口美国等地区后,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
6 00728.HK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2-11-15 2002-09-10 柯瑞文 91,507,138,699 CNY 278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或「本公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合称「本集团」)是一家全球大型的领先的全业务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主营业务为提供综合性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等基础电信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增值电信业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本公司发行的A股和H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7 00857.HK 中国石油股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0-04-07 1999-11-05 戴厚良 183,020,977,818 CNY 41717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英文简称"PetroChina")创立于1999年11月5日,是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重组改制基础上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行的美国存托证券、H股及A股于2000年4月6日、2000年4月7日及2007年11月5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PTR,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857,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857)。 中国石油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之一,也是全球油气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公司广泛从事与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有关的业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提供能源和石油制品,并致力于构建能源与环境、社会的和谐。
8 01800.HK 中国交通建设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6-12-15 2006-10-08 王彤宙 16,165,711,425 CNY 136772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在全球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交建居《财富》世界500强第61位;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16连A”。目前,中国交建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世界最大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中国交建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有作为中国诸多行业先行者的百年老店;有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壮大的国企骨干;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的现代企业;有推动公司结构调整而成立的后起之秀;有并购而来的国内外先进企业。中国交建从事相关业务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产品和服务遍及150多个国家,通过几代员工的持续努力,建设了一大批代表世界、代表时代最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了成熟完备的服务,形成了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形成了“用心浇注您的满意”的服务文化。中国交建坚持以“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为愿景,秉承“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坚守“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全面成为“让出资人放心、客户满意、相关利益方信任、经营者安心、员工幸福、社会赞誉”的受人尊敬的企业。
9 01766.HK 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8-08-21 2007-12-28 孙永才 28,698,864,088 CNY 160656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简称缩写“CRRC”)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现有4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17万余人。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中车承继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业务和资产,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理;进出口业务。中国中车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和制造基地,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以融合全球,超越期待为己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发展等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国际化、多元化、协同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以“转型升级、跨国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战略,努力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创新排头兵,努力把中国中车建设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10 06886.HK HTSC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5-06-01 1991-04-09 张伟 9,076,650,000 CNY 14372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或“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科技驱动型综合证券集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华泰证券积极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业内率先以金融科技助力转型,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证券业第一方阵,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601688:C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5年6月1日,公司H股(6886: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9年6月17日,公司全球存托凭证(HTSC:LI)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成为首家按沪伦通业务机制登陆伦交所的中国公司。自此,公司也成为一家在上海、香港和伦敦三地上市的中国金融机构。 依托高度协同的业务模式、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广泛且紧密的客户资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机构服务业务、投资管理业务和国际业务全方位发展,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差异化核心优势,竞争实力位居行业前列。2014年以来,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保持行业第一(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公司移动财富管理APP“涨乐财富通”月度活跃用户数也长期名列行业APP第一,2020年7月超过1000万(据易观数据),截至2020年末累计下载量超过5,800万;股权承销、债券承销、并购重组业务位居行业前列。 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泰期货有限公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016年,公司收购美国TAMP(统包资产管理平台)行业的第三大公司AssetMark,完成首次境外战略收购。2019年7月,AssetMark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秉承“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华泰证券将全面实施数字化赋能下的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11 02202.HK 万科企业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4-06-25 1984-05-30 郁亮 11,630,709,471 CNY 139494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公司业务聚焦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重点城市。2016年公司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位列榜单第356位,2017年、2018、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接连上榜,分别位列榜单第307位、第332位、第254位、第208位和第160位。2014年,万科将公司的“三好住宅供应商”的定位延展为“城市配套服务商”。在2018年将这一定位进一步迭代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并具体细化为四个角色: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2017年,深圳地铁集团成为本集团第一大股东,始终支持万科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支持万科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战略和事业合伙人机制,支持万科管理团队按照既定战略目标,实施运营和管理,支持深化“轨道+物业”发展模式。万科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提供好产品、好服务,通过自身努力,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目前,公司所搭建的生态体系已初具规模:在住房领域,公司始终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坚持“为普通人盖好房子,盖有人用的房子”,在巩固住宅开发和物业服务固有优势的基础上,业务已延伸至商业、长租公寓、物流仓储、冰雪度假、教育等领域,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大道当然,合伙奋斗”,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以现金流为基础,深入践行“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战略,持续创造真实价值,力争成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好企业。
12 01186.HK 中国铁建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8-03-13 2007-11-05 汪建平 13,579,541,500 CNY 267760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独家发起设立(中文简称中国铁建,英文简称CRCC),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A股代码601186、H股代码1186),公司注册资本135.8亿元。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42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2位。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经营范围遍及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从以施工承包为主发展成为具有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维护和投融资完整的行业产业链,具备了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能力。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导地位。有1名工程院院士、11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1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25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44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48项,省部级工法3182项;累计拥有专利19072项。公司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工作方针,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方向,围绕政府、城市和人作文章,倾力打造“品质铁建”,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向着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的企业愿景迈进。
13 01776.HK 广发证券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5-04-10 1994-01-21 林传辉 7,621,087,664 CNY 13174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先后于2010年和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0776.SZ,1776.HK)。公司被誉为资本市场上的“博士军团”,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努力开拓、锐意进取,以卓越的经营业绩、持续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优质的服务持续稳健发展,成立31年来,始终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证券公司之一。公司专注于服务中国优质企业及众多有金融产品及服务需求的投资者,是拥有行业领先创新能力的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商。公司拥有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和投资管理等全业务牌照,以多元化业务满足企业、个人及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及政府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公司控股广发期货、广发信德、广发乾和、广发资管、广发控股(香港)、广发融资租赁及广发基金,投资参股易方达基金(并列第一大股东),形成了集团化架构,服务客户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设立分公司25家、证券营业部284个,已实现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覆盖。公司具备完整的业务体系、科学均衡的业务结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行业领先,主要经营指标连续28年稳居中国十大券商行列。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总资产5,358.55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为342.50亿元,同比增长1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54亿元,同比增长8.13%。公司传承以“知识图强,求实奉献”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及优秀文化基因,形成了“以价值创造成就金融报国之梦”的使命及“稳健经营,持续创新;绩效导向,协同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公司崇尚专业制胜、开拓创新,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致力于发展成为一流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于1999年在全国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金融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公司是中国证监会选定的首批试点合规管理券商之一,也是行业最早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券商之一。公司弘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新精神,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开拓创新,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公司将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企业文化引领,强化核心能力建设,推进经营模式变革,推动各业务板块竞争力持续提升,致力于打造汇聚“好资产、好产品、好客户”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14 00390.HK 中国中铁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7-12-07 2007-09-12 陈云 24,741,653,683 CNY 294013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矿产、金融投资和其他业务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作为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国中铁连续16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21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5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5位。 中国中铁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源流。1950年3月为中国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变更为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198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基本建设总局,组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0年9月,与铁道部实行政企分开,整体移交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2003年5月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能。2007年9月12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2月3日和12月7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17年12月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具有中国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 中国中铁先后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建成电气化铁路占中国电气化铁路的90%;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约占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八分之一;建设了中国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 中国中铁业务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基本建设领域,包括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等等,能够提供建筑业“纵向一体化”的一揽子交钥匙服务。此外,公司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化战略,在勘察设计与咨询、工业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高速公路运营、金融等业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中国中铁在特大桥、深水桥、长大隧道、铁路电气化、桥梁钢结构、盾构及高速道岔的研发制造、试车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桥梁修建技术方面,有多项修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隧道及城市地铁修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电气化技术代表着当前中国最高水平。 中国中铁机械装备领先。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隧道掘进机械(盾构、TBM)、亚洲起重能力最大的吊装船、整套深海水上作业施工装备、国内数量最多的用于铁路建设的架桥机及铺轨机,以及国内数量最多的用于电气化铁路建设的架空接触线路施工设备。公司能够自行开发及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重工机械,同时公司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TBM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中国中铁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127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6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67项;荣获省部级(含国家认可的社会力量设奖)科技进步奖4253项;拥有专利24973项,其中发明专利5157项,海外专利157项;拥有国家级工法166项,省部级工法4609项。公司拥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实验室及“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10个博士后工作站、36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实验室)、19个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107个省部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先后组建了20个专业研发中心。 中国中铁在全球市场久负盛名。自20世纪70年代建设长达1861公里的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项目开始至今,先后在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工程。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和实施项目。 我们愿与国内外各界朋友携手合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5 06881.HK 中国银河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3-05-22 2007-01-26 陈亮 10,137,258,757 CNY 12661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券行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公司借助独特的历史、品牌和股东优势,行业内覆盖较广的营业网络和规模领先的客户群,以及综合全面的业务实力,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智库咨询、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在亚洲资本市场上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业金融机构。
16 01088.HK 中国神华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5-06-15 2004-11-08 - 19,868,519,955 CNY 7787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神华)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旗下A+H股上市公司,H股和A股股票分别于2005年6月15日、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上海证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底,公司资产规模5584亿元,总市值523亿美元,职工总数7.6万人。中国神华是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在普氏能源资讯公布的“全球能源公司2020年250强”榜单中,中国神华位居第10位,中国企业第2位。公司主要经营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六大板块业务。公司以煤炭采掘业务为起点,利用自有运输和销售网络,以及下游电力和煤化工产业,实行跨行业、跨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和运营模式。
17 00916.HK 龙源电力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9-12-10 1993-01-27 - 8,381,963,164 CNY 8053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当时隶属于国家能源部,后历经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划归中国国电集团公司。2017年,经中央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中国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完成后,龙源电力将成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上市公司。龙源电力长期代表国家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是国内最早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2009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成为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新能源发电企业。如今,龙源电力已成为一家以新能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发电集团,在全国拥有300多个风电场、8个光伏电站和2个火电企业,以及生物质、潮汐和地热等发电项目,业务分布于中国32个省市区和加拿大、南非等国家。截至2017年底,公司各类电源总装机容量达20520兆瓦,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18395兆瓦。基于良好的经营表现,公司先后荣获香港金紫荆“最佳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十三五’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和“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大奖,连续5年被评为“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并摘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18 00386.HK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0-10-19 2000-02-25 马永生 121,071,209,646 CNY 38569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上市;2001年8月8日28亿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中国石化总股本近1211亿股,其中A股956亿股,H股255亿股。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纤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中国石化是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商;炼油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在中国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化工产品营销网络。 中国石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中国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19 06837.HK 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2-04-27 1993-02-02 周杰 13,064,200,000 CNY 11631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本130.642亿元。公司始终坚持“务实、开拓、稳健、卓越”的经营理念和“稳健乃至保守”的风险控制理念,在三十多年的经营中,成功渡过了多个市场和业务周期、监管改革和行业转型发展。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达7449.2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资产达1631.3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32.0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8.27亿元,主要财务指标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基本建成涵盖证券期货经纪、投行、自营、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融资租赁、境外银行等多个业务领域的金融服务集团,营业网点覆盖“纽、伦、港、新、沪、东”六大国际金融中心;境外方面,在全球5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或子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340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境内外拥有超1900万名客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海通证券作为行业头部券商,将立足公司三十多年的发展根基,以建设国际一流投行为使命,积极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 06030.HK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1-10-06 1995-10-25 张佑君 14,820,546,829 CNY 23696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是中国第一家A+H股上市的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公司的经营宗旨和愿景: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致力于成为全球客户最为信赖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国投资银行。中信证券业务范围涵盖证券、基金、期货、外汇和大宗商品等多个领域,通过全牌照综合经营,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国内外企业客户、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零售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目前拥有7家主要一级子公司,分支机构遍布全球13个国家,中国境内分支机构400余家,华夏基金、中信期货等主要子公司都在各自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中信证券规模优势显著,是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的证券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连续十余年保持行业第一,各项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积累了广泛的声誉和品牌优势,多年来获得亚洲货币、英国金融时报、福布斯、沪深证券交易所等境内外机构颁发的各类奖项。
21 01816.HK 中广核电力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4-12-10 2014-03-25 杨长利 50,498,611,100 CNY 17575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电力)控股股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于2014年3月25日成立,2014年12月10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1816.HK),2019年8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003816.SZ)。中广核电力是中国广核集团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业务主要包括:建设、运营及管理核电站,销售该等核电站所发电力,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我们致力于核能发电为主的电力供应和服务,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最佳利益,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能企业。
22 00489.HK 东风集团股份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5-12-07 2001-05-18 竺延风 8,616,120,000 CNY 12206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研发制造及销售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和其他汽车零部件,以及汽车装备制造汽车产品进出口物流服务汽车金融保险经纪和二手车等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商用车(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微型卡车和客车专用汽车半挂车及与商用车有关的汽车发动机和零部件)和乘用车(基本型乘用车MPV和SUV及与乘用车有关的汽车发动机和零部件)。东风汽车集团的商用车业务主要集中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本公司与瑞典富豪卡车的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本公司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通过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合资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开展。东风汽车集团的乘用车业务目前在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通过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及东风启辰汽车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本公司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本公司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合资公司)。近年来,东风汽车集团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目前此项业务主要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公司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岚图科技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东风畅行(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东风汽车集团的汽车金融业务目前主要在以下公司开展: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东风日产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本公司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及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联营公司)东风日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本公司联营公司)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本公司与标致雪铁龙荷兰财务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创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及东风标致雪铁龙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本公司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及标致雪铁龙荷兰财务公司的合资公司)。
23 01359.HK 中国信达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3-12-12 1999-04-19 张卫东 38,164,535,147 CNY 14723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0年6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2日,中国信达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359.HK),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中国信达设有33家分公司(包括合肥后援基地管理中心),旗下拥有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信达证券、金谷信托、信达金融租赁、信达香港、信达投资、中润发展等。集团员工1.47万余名。中国信达立足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围绕问题资产投资和问题机构救助,着力化解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不良资产风险。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5642.79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1788.01亿元。
24 01988.HK 民生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9-11-26 1996-02-07 高迎欣 43,782,418,502 CNY 60232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年、2009年先后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境外投行等金融牌照的银行集团,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居第26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居第224位。成立以来,中国民生银行始终秉承“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成长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近年来,中国民生银行坚持回归本源,强化基础服务,做大基础客群,聚焦重点区域,优化业务结构,保持了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1年6月末,总资产70,697.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94.75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0,319.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9.69亿元;负债总额64,824.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4.28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8,523.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1.66亿元;一级资本充足率10.31%,资本充足率13.43%。成立25年来,中国民生银行坚持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金融反哺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倾情开展精准扶贫,定点帮扶河南封丘和滑县脱贫摘帽,助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自觉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商业模式,着力打造民生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模式和响亮品牌。开展ESG管理提升工作,发布绿色金融系列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开展“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百年巨匠、美丽乡村、先心病儿童救治等特色公益活动,打造民生公益平台,不断提升民生银行“暖实力”。风劲帆满正当时,策马扬鞭再奋蹄。中国民生银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认真落实监管政策要求,聚焦“民营企业的银行、敏捷开放的银行、用心服务的银行”战略定位,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厚植银行文化理念,坚定走好稳健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成为一家特色鲜明、持续创新、价值成长、稳健经营的一流商业银行,努力成就“长青银行,百年民生”的宏伟愿景。
25 02333.HK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3-12-15 2001-06-12 魏建军 9,158,596,267 CNY 8466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是全球知名的SUV、皮卡制造商,于2003年、2011年分别在香港H股和国内A股上市,截止2020年底总资产达1540.11亿元。旗下拥有哈弗、WEY、欧拉、坦克和长城皮卡五个整车品牌,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三大品类,具备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下属控股子公司80余家,员工近7万人。2019年11月29日,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启动。2020年6月20日,光束汽车张家港工厂开始打桩施工,整体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26 02628.HK 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3-12-18 2003-06-30 白涛 28,264,705,000 CNY 101459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寿险行业的领先企业,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282.65亿元人民币。作为《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广泛客户的信赖,始终占据国内保险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被誉为中国保险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人寿的前身是国内经营寿险业务的企业,肩负中国寿险业探索者和开拓者的重任。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公司拥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管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深谙国内寿险市场经营之道。2003年12月17和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国内A股上市,自此公司成为国内“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国内A股上市,自此公司成为国内“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2003年12月17和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2003年6月30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重组改制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6年,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中国人寿开始迈入人身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时代。1949年10月,中央政府批准组建了国内保险公司,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寿的发展元年。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中国人寿拥有雄厚的实力。截至2019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十七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作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单位,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37,267.34亿元,位居国内寿险业首位。2019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670.86亿元,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公司内含价值达9,420.87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18.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66.71%和276.53%。公司首年期交保费达1,094.16亿元,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为97.89%,同比提升7.73个百分点,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591.68亿元,同比增长42.1%,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为54.08%,同比提升14.21个百分点;续期保费达3,857.97亿元,同比增长5.8%,占总保费的比重为68.03%。2019年底公司总市值达1,249.13亿美元。中国人寿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保险品牌,通过长期持续的品牌建设,中国人寿跻身世界知名品牌行列,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品牌连续13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132位,并蝉联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2019年(第十六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位列第5名,品牌价值达人民币3539.87亿元,比去年上升了286.15亿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寿险行业始终保持显著的竞争优势,保费收入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公司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不断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公司的投资运作高度专业化,是国内大型机构投资者之一,并通过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领先的保险资产管理者。2019年公司投资资产达人民币35,749.28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15.1%。2019年公司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投资收益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1,690.43亿元,较2018年大幅增长77.7%。公司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保险全价值链赋能,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销售模式升级,不断深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保险服务;优化全链条服务流程,加速“一个客户、一个国寿”平台建设,加快运营服务向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初步建立“保险+”生态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个人及团体提供人寿、年金、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涵盖生存、养老、疾病、医疗、身故、残疾等多种保障范围,全面满足客户在人身保险领域的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需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3.03亿份有效的长期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为5亿多客户提供了保险服务。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秉持“诚实守信、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依托覆盖全国城乡的服务网络,致力于搭建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的客户服务体系,运用科技手段为大众提供便捷的保险服务。专业高效的95519客户服务专线、安全快捷的企业互联网站、161.3万名个险渠道销售人员、16.6万名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人员、6.55万名团险销售人员,使本公司成为客户身边的寿险服务商。公司推行“机制引才、制度用才、培训育才、环境留才”的人才强司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德才
27 00998.HK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7-04-27 1987-04-20 朱鹤新 48,934,843,657 CNY 59258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4月,本行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本行以建设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平台优势,坚持“以客为尊、改革推动、科技兴行、轻型发展、合规经营、人才强行”,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出国金融、电子银行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在境内外下设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阿尔金银行和浙江临安中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家附属机构。其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中信银行(国际)在香港、澳门、纽约、洛杉矶、新加坡和中国内地设有32家营业网点和2家商务中心。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和境内设有3家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为本行全资理财子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本行与百度公司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直销银行。阿尔金银行在哈萨克斯坦设有7家营业网点和1个私人银行中心。
28 02318.HK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4-06-24 1988-03-21 马明哲 18,280,241,410 CNY 362035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在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长为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中国平安也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之一,目前集团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坚持“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的理念,持续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为客户创造“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品牌体验,让客户的金融生活“省心、省时又省钱”。
29 01288.HK 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0-07-16 1986-12-18 谷澍 349,983,033,873 CNY 45517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行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建设经营特色明显、服务高效便捷、功能齐全协同、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总资产195,700.61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97,196.39亿元,吸收存款150,380.01亿元,资本充足率13.04%,全年实现净利润1,840.60亿元。 截至2016年末,本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3,682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3个总行专营机构,37个一级(直属)分行,365个二级分行(含省区分行营业部),3,506个一级支行(含直辖市、直属分行营业部,二级分行营业部)、19,714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55个其他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本行拥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稳定理事会连续三年将本行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2016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29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以一级资本计,本行位列第5位。本行标准普尔发行人信用评级为A/A-1,惠誉长/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F1。
30 00902.HK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1998-01-21 1994-06-30 赵克宇 15,698,093,359 CNY 56746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公司」或「华能国际」)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拥有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13357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98948兆瓦,公司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中国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力公司。本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三十日,同年十月在全球首次公开发行了12.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外资股」),并以3125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形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HNP)。一九九八年一月,本公司外资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以介绍方式挂牌上市(代码:902),此后于一九九八年三月本公司又成功地完成了2.5亿股外资股的全球配售和4亿股内资股的定向配售。二零零一年十一月,本公司在国内成功发行了3.5亿股A股(代码:600011),其中2.5亿股社会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二零一零年十二月,本公司完成了15亿股A股和5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二零一四年十一月,本公司完成了3.65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本公司完成了7.8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二零一八年十月,本公司完成4.98亿股A股的非公开发行。目前,公司总股本约为157亿股。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发电厂。作为发电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在电力技术进步、电厂建设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行业第一和里程碑工程,推动了中国电力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电站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发电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在中国首次引进了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投运了国内首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及首台数字化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成了世界上首台使用海水脱硫百万千瓦机组以及国内最高参数的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成了国内首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开发了火电厂烟气协同治理技术,并在环保改造和新建工程中广泛应用,投运了首套国产大型火电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公司建成了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5兆瓦风机批量投产;建成投产了国内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投运了国内最先进的、发电容量和供热容量最大的燃气机组;建成了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创造了中国海外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最好记录;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公司技术经济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国内电力行业保持先进水平。公司不断优化电源结构和区域布局,巩固常规能源领先地位,加快发展新能源,提高产业协同效果,拓展配售服务领域,实现运营水平、质量效益和企业活力全面提升。多年来,公司锐意进取,规模逐年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公司的发展依赖于公司的规模和装备优势、公司电厂的区域布局优势、大股东的强有力支持、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信誉优势、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海外发展优势、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专业化的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作为发电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电能;作为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增长的回报;作为一流电力公司,致力于运营卓越、国内优秀、国际领先。本公司的母公司及控股股东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华能开发」)是于一九八五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31 02601.HK 中国太保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9-12-23 1991-05-13 孔庆伟 9,620,341,455 CNY 107000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太平洋保险”)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并是首家A+H+G(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拥有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保险全牌照,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解决方案、财富规划和资产管理服务。太平洋保险始终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稳”“进”兼备的经营新局面。公司连续十一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进至第158位;在BrandFinance全球最具价值保险品牌100强中排名第5位。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集团营运利润为353.46亿元,同比增长13.5%;集团管理资产26015.37亿元,同比增长6.8%。公司运营能力和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为1.68亿客户提供“责任、智慧、温度”的服务,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连续六年均获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A类。太平洋保险唯实唯干,持续做精做深保险主业,形成一流业务经营能力。产险不断巩固续航能力,坚持承保盈利能力建设,主动应对车险综改,深入推进个人客户经营,抓住非车险发展战略机遇,强化风险品质管控,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寿险全面开启长航行动,优化渠道结构、重塑营销团队,深化客户经营,丰富“产品+服务”体系;资产管理展现专业伴航能力,基于保险负债特性的要求,以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理念持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有效管控信用风险,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实现了稳健的投资业绩;养老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养老社区先后落地10个项目,成都和大理社区正式开业,为助推保险主业提供有力支持。太平洋保险求变求新,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前瞻布局大健养业务板块,在互联网医疗、康复医疗、高端医疗等专业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产业投资布局渐次展开,全生命周期健康态保险服务圈逐步建立;建设科技长期能力,搭建多级数据治理架构和治理体系,设立太保科技公司,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开展前沿技术预研和新技术应用创新孵化,加速罗泾数据中心和太保云等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重点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导重点区域在公司整体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支撑和带动作用。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优化人才队伍,引入新业务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太平洋保险长期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彰显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在抗击疫情、乡村振兴、抗洪抢险中践行保险企业使命,彰显责任担当;树立以“责任、智慧、温度”为标签的太保服务品牌,创设从集团到中支的四级服务官制度,深化客户服务体验闭环管理机制;持续贯彻ESG理念,完善ESG治理体系,签署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和负责任投资原则,推进可持续保险、负责任投资和绿色运营,助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心系民生福祉,积极融入社会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品牌化公益活动,打造“太保红”“太保蓝”“太保绿”公益彩色图谱。2022年,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太平洋保险将始终与客户站在一起,心心相融,爱达未来,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2 03988.HK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6-06-01 1983-10-31 刘连舸 294,387,791,241 CNY 3045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1912年2月正式成立,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1949年以后,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1994年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发展成为本外币兼营、业务品种齐全、实力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2006年率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银行。中国银行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唯一官方银行合作伙伴,是中国唯一的“双奥银行”。2011年,中国银行在新兴经济体中首家入选并在此后连续10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国际地位、竞争能力、综合实力已跻身全球大型银行前列。2021年开始,伴随“十四五”规划拉开帷幕,中国银行将与国家发展同步,踏上自身改革发展新阶段,全面开启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新征程。中国银行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境外6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中银香港、澳门分行担任当地的发钞行。中国银行拥有比较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了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涵盖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基金、飞机租赁、资产管理、金融科技、金融租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是拥有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银行。纵观109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将爱国爱民作为办行之魂,将诚信至上作为立行之本,将改革创新作为强行之路,将以人为本作为兴行之基,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担负“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崇高使命,践行“卓越服务、稳健创造、开放包容、协同共赢”价值观,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奋力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3 00939.HK 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5-10-27 2004-09-17 田国立 250,010,977,486 CNY 35125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大型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其前身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本行2005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39),2007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939)。本行2020年末市值约为1,918.89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四位。按一级资本排序,本集团在全球银行中位列第二。本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设有14,741个分支机构,拥有349,671位员工,服务亿万个人和公司客户。在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期货、养老金、投行等多个行业拥有子公司,境外机构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级境外机构200余家。本行积极践行“新金融”,全力推动实施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按照“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数字化经营策略,强化C端突围,根植普罗大众,做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着力B端赋能,营造共生共荣生态,做企业全生命周期伙伴;推进G端连接,助力社会治理,成为国家信赖的金融重器。本行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一流银行集团,达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经营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统一,最终实现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价值最大化。
34 03968.HK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6-09-22 1987-03-31 缪建民 25,219,845,601 CNY 103669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蛇口,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家从体制外推动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现已发展成为沪港两地上市,拥有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人寿保险、境外投行等金融牌照的银行集团。成立以来,招商银行一直谨记创办初期“为中国贡献一家真正的商业银行”的使命,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客户至上、科技驱动、专家治行,以自身的转型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率先推出全国通存通兑的“一卡通”,引领行业走出存折时代;率先实施AUM(管理客户总资产)考核替代存款考核,引导社会财富从存款转向多元理财配置;率先探索“投商行一体化”,服务经济新动能日益升级的融资需求;率先践行数字化转型,打开生态化经营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招商银行紧密围绕“轻型银行”战略,以客户和科技为主线,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动态均衡发展。至2021年末,招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9.2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3312.53亿元,总资产收益率(ROAA)、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36%和16.96%,保持行业领先;不良贷款率0.91%,时隔七年该指标再次降到1%以下,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拨备覆盖率达483.87%,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强化。2021年,招商银行连续第三年荣膺《欧洲货币》“中国最佳银行”,创造该奖项评选史上首个“三连冠”;位列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4位,比2020年提高3个位次;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列第162位。未来五至十年,招商银行着眼于实体经济不断升级的融资需求和居民财富持续高涨的配置需求,以“大财富管理”为工作主线,以金融科技为动力,致力打通资产和资金的供需两端,向“轻型银行”的高级形态不断演进。
35 01336.HK 新华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1-12-15 1996-09-28 徐志斌 3,119,546,600 CNY 34434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个人寿险和团体寿险,以及财富管理业务。该公司个人寿险产品包括传统型寿险,分红型寿险,万能寿险,投资连结型保险,健康险及意外险。其团体保险产品包括集体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该公司还通过其子公司从事保险代理业务。该公司主要通过保险营销员和银行销售其保险产品。
36 01339.HK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2-12-07 1996-08-22 罗熹 44,223,990,583 CNY 184364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由与共和国同生共长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变革而来。1949年10月1日,公司成立请示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圈阅同意,被誉为“新中国保险业的长子”,是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历经70多年发展,中国人保现已成为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旗下拥有10多家专业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资产管理、不动产投资和另类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2012年12月7日,中国人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完成H股上市;2018年11月16日,中国人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第五家“A+H”股上市的保险企业。继成功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2019年12月,中国人保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成为“双奥保险”企业。中国人保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确立了“卓越保险战略”,确定了“十四五”战略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和“1+7”战略框架,致力于建设具有卓越风险管理能力的全球一流金融保险集团。“1”是“卓越保险战略”,战略要点是聚焦主业、追求一流、注重能力、综合服务,“卓越”的内涵是引领全球财险、管理各类风险、实施全球服务、构建产业生态、运用现代技术、业绩名列前茅。“7”是七大举措:一是始终保持人民保险的发展理念,二是履行服务国家战略的历史责任,三是提升财险创新驱动的市场优势,四是打造全面风险管理的服务平台,五是健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六是建立数字化支撑的发展基础,七是提高现代国有企业的治理能力。中国人保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整体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0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2021年位列第90位。中国人保助力精准脱贫,推进产业脱贫、健康扶贫、民生扶贫,创新“保险+产业”、“保险+健康”、“保险+民生”、“保险+融资”等扶贫模式,利用保险机制补齐短板,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扶贫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成为唯一一家入选国务院《企业扶贫蓝皮书》的国有金融企业。中国人保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建立绿色保险产品体系,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与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负责任投资理念,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污染责任险已覆盖31个省(区市),推动建立农业保险理赔与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中国人保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拓展首台(套)、新材料保险,承保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项目,服务制造强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建立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服务网络。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模式,“警保联动”已在330多个城市落地。中国人保融入国家医保体系建设,服务“健康中国”。积极投身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各类政策性医疗保险项目已覆盖31个省(区市)。着力增强健康养老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人保寿险大连颐园养老社区正式投入运营,人保健康医疗合作网络连接医院8000余家,人保养老受托养老实力快速提升,为完善构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人保力量。“十四五”期间,中国人保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卓越保险战略”实施,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具有卓越风险管理能力的全球一流金融保险集团努力奋斗。
37 01658.HK 邮储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16-09-28 2007-03-06 - 92,383,967,605 CNY 19394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07年3月,在改革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引入十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2016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9年12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圆满完成“股改-引战-A、H两地上市”三步走改革目标。本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超过6亿户,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并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本行拥有优良的资产质量和显著的成长潜力,是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本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和支持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线上和线下互联互通、融合并进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坚持风险为本,持续完善“全面、全程、全员”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资产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坚持“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理念,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经过14年的努力,本行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彰显。2020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中,本行一级资本位列第22位。2020年,惠誉、穆迪分别给予本行与中国主权一致的A+、A1评级,标普全球给予本行A评级,标普信评给予本行AAAspc评级,中诚信给予本行AAA评级,展望均为稳定。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本行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转型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着力提高服务客户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客户信赖、特色鲜明、稳健安全、创新驱动、价值卓越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38 01398.HK 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6-10-27 1985-11-22 陈四清 356,406,257,089 CNY 43408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经过持续努力和稳健发展,已经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之列,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服务作为立行之本,坚持以服务创造价值,向全球超860万公司客户和6.8亿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自觉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活动,在支持防疫抗疫、发展普惠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公益事业等方面受到广泛赞誉。始终聚焦主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与实体经济共荣共存、共担风雨、共同成长;始终坚持风险为本,牢牢守住底线,不断提高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始终坚持对商业银行经营规律的把握与遵循,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创新求进,持续深化重点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始终坚持专业专注,开拓专业化经营模式,锻造“大行工匠”。连续八年位列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和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榜首、位列美国《财富》500强榜单全球商业银行首位,连续五年位列英国BrandFinance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榜首。
39 03328.HK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5-06-23 1987-03-30 任德奇 74,262,726,645 CNY 90238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通银行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离岸金融、基金、信托、金融租赁、保险、境外证券、债转股和资产管理等。旗下非银子公司主要包括全资子公司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交银保险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1年6月末,交通银行境内分行机构246家,其中省分行30家,直属分行7家,省辖行209家,共设有2,923个营业网点。同时,交通银行在香港、澳门、台北、东京、首尔、新加坡、胡志明市、悉尼、布里斯班、墨尔本、法兰克福、伦敦、卢森堡、巴黎、罗马、布拉格、纽约、旧金山、多伦多、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等地设立了23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境外营业网点共69个(不含代表处)。2015年,国务院批准《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2020年,交通银行聚焦对接国家战略打造特色优势、架构职能和体制机制、金融科技改革、风险授信与反洗钱、机构管理和激励约束等领域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激发转型动力。2021年,交通银行连续13年跻身《财富》(FORTUNE)世界500强,营业收入排名第137位;连续5年稳居《银行家》(TheBanker)全球千家大银行一级资本排名第11位。交通银行作为一家历史悠久、战略清晰、治理规范、经营稳健、服务优质的国有大型银行集团,始终紧紧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为员工营造幸福家园,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40 02328.HK 中国财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2003-11-06 2003-07-07 罗熹 22,242,765,303 CNY 168329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财产和灾害保险产品。该公司通过八大分部运营。机动车辆险分部从事提供与机动车辆相关的保险产品。商业财产险分部从事提供与商业财产相关的保险产品。货物运输险分部提供与包括船只、工艺品或运输工具在内的货物运输相关的保险产品。责任险分部从事提供与保户责任相关的保险产品。意外伤害及健康险分部从事提供与意外伤害及医疗费用相关的保险产品。农险分部从事提供与农业相关的保险产品。其他险分部从事提供与家财及信用相关的保险产品。未能分配部分分部从事投资活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